0513-81601666 189-3869-3452
产品介绍 |
|
产品名称: |
|
产品简介: |
扩散焊 是一种固态焊接工艺,通过在高温和压力条件下,使待焊材料表面原子相互扩散,从而实现材料的连接。该工艺通常在真空或保护气氛中进行,以防止材料氧化和污染。扩散焊不需要熔化母材,而是通过原子层面的扩散和冶金结合,形成高强度、无缺陷的焊接接头。 |
产品用途: |
扩散焊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半导体、自动化治具、航空航天、医疗、船舶制造、食品机械制造等行业。这一新方法来制造电真空器件、工具、制动器、水力机械的部件、双金属的各种零件、家用复合底锅(焊接后无需表面处理)等。 |
工艺流程: |
需要焊接的工件对位预固定-进炉-加压-抽真空-升温-保压-降温-出炉-检验-符合要求出货。 |
我们的优势 |
|
1、截止2025年我们在蚀刻领域从业20余年,并一直致力于精密蚀刻配合扩散焊
技术研发 、生产和销售; 卓力达拥有的扩散焊设备和工艺技术,能够实现微米级的焊接精度,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一致性。这种高精度焊接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还减少了后续加工的需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
|
2、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汽车行业 TS 16949 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等。卓力达一直注重技术研发,设有专业实验室并配备了高新技术人才。 |
|
3、扩散焊
可焊接其它方法难以焊接的材料,不论是塑性差或熔点高的同种材料,还是相互不溶解或熔焊时会产生金属间化合物的异种金属材料,都能得到较牢固的焊接接头。卓力达在扩散焊技 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实现异种材料的可靠焊接,如金属与陶瓷、金属与复合材料等。这种能力使得卓力达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
在扩散焊工艺中,焊接温度、压力、时间和保护气体种类四大参数共同决定焊缝成形与综合性能,其中压力的作用尤为关键。实验与生产数据表明,当温度、时间、气体恒定,适当提高压力可大大降低界面孔隙率,提升原子扩散系数,从而获得致密度更高、剪切强度提升30%以上的接头。但压力并非越大越好,其上限同时受零件允许的总体变形量、精密夹具刚性及设备吨位限制。尤其在异种金属组合中,较大压力能抑制柯肯达尔扩散孔洞的生成,减少脆性相析出风险。除热等静压扩散焊(HIP)可在更高封闭环境中实现100 MPa级压力外,常规扩散焊通常选取0.5~50 MPa区间,通过实时应变监测闭环控制,实现强度与精度的平衡。
扩散时间并非简单“保温”,而是让原子在焊接温度下完成充分互扩散、界面孔洞闭合及金属键重组的关键窗口。实践表明,当温度、压力已设定,若时间不足3 min,接头剪切强度仅为母材60%,孔洞残留明显;继续延长至5–8 min,强度可跃升至母材90%以上,再延时则提升趋零,反而因晶粒粗化而略降。保护气氛同样决定扩散效率:氩气露点须≤-60 ℃,流量10–15 L/min可形成稳定层流;真空度10⁻³ Pa级配合≤1×10⁻⁹ Pa·m³/s的漏气率,可杜绝氧化膜再生;对钛、锆活性金属,可在氩中添加5%氢还原表面,或改用高纯氦提高热导,从而进一步缩短扩散时间;对钛、锆活性金属,可在氩中添加5%氢还原表面或改用高纯氦,导热系数提升5倍,扩散时间缩短30%。
扩散焊可依托固态键合机理,可在单道次内完成1 m²级大断面、0.05 mm超薄箔乃至百米连续焊缝的整体冶金连接;针对叶片-盘、蜂窝-壳体这类腔体狭窄、厚薄比>20:1的异形结构,借助柔性石墨-镍基复合夹具,实现360°无死角贴合,并同步压合上百个微通道、热电偶或光纤接口,节拍缩短80%。因无熔化-凝固,热输入仅为熔焊的8%,峰值温度梯度<5 ℃/mm,热影响区≤40 μm,残余拉应力<50 MPa,整体翘曲控制在±5 μm;精密光学支架、航空燃油喷嘴、半导体真空腔等亚毫米级装配可在焊接后免机加直接装机,良率提升至99.5%。
扩散焊的精髓,是让金属在全程固态下完成“原子级牵手”。待焊面先经化学-机械联合抛光至Ra≤0.03 µm,再在高真空(≤10⁻³ Pa)中通过脉冲离子轰击去除氧化膜与吸附水,实现表面活化;随后在0.5–50 MPa的压力与0.5–0.8 Tm温度耦合场中,真实接触面积从初始的2 %迅速升至98 %,微观间距被压缩到<0.5 µm,原子间势垒降至0.3 eV以下,Fe、Ni、Cu等原子借助空位扩散与晶界迁移,以10⁻¹⁴ m²/s级扩散系数跨过界面。位错攀移、再结晶与孔洞闭合同步进行,经3–8 min即可形成晶粒连续、无凝固缺陷的致密接头,剪切强度达母材9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