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81601666 189-3869-3452
产品介绍 |
|
产品名称: |
|
产品简介: |
微孔加工 , 是一种精密制造技术,专注于在材料上加工直径在微米级别(通常为0.001mm至1mm)的小孔。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精度行业,如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电子设备和汽车工程,以满足对微小孔洞的高精度、高一致性和复杂形状的需求。微孔加工不仅涉及孔的直径控制,还包括孔深、孔壁光滑度和位置精度的严格要求,通常通过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微钻削等先进方法实现。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微小尺寸下的高精度和高质量,确保孔洞在功能性、可靠性和耐久性方面达到行业标准。 |
产品特点及用途: |
广泛应用于精密过滤设备、化纤喷丝板、喷气发动机喷嘴、电子计算机打印头、印刷电路板、电视机障板、天象仪星孔板、航空陀螺仪表元件、飞机透平叶片以及医疗器械中的红血球细胞过滤器等零件的加工领城。 |
蚀刻流程: |
开料→清洗板材 → 干膜或涂布 → 烘干→ 曝光 → 显影 → 烘干 → 蚀刻→ 脱膜 →检测包装 --- 成品出货 |
我们的优势 |
|
1、 南通卓力达拥有20余年专业 微孔加工 加工经验,配备的数控机 床和精密测量仪器, 实现微米级精度的微孔加工,将孔径公差控制在±0. 01mm 以内,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
|
2、卓力达采用瑞士进口精密机床和纳米级激光设备,可实现±0.001mm的孔径公差,尤其擅长0.05mm以下超微孔加工。通过闭环反馈系统和温控环境,有效规避材料热变形,确保孔位精度符合医疗导管、喷墨打印机喷嘴等严苛场景需求,良品率高达99.5%。 |
|
3、卓力达在微孔加工中采用的数控技术和激光设备,能够确保孔径精度可达±0.001mm,孔位误差控制在微米级别。这种高精度得益于公司的多轴联动控制系统和实时监测技术,能够自动补偿温度、振动等环境因素带来的偏差。此外,卓力达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如ISO 9001认证)确保了批量生产中的一致性,满足医疗器械和电子元件等行业对可靠性的苛刻要求。通过优化加工参数和材料处理工艺,卓力达还能减少毛刺和微裂纹,提升产品寿命和性能。 |
|
4、 卓力达通过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微孔加工的高速度,例如采用多工位激光加工平台,将单件加工时间缩短至秒级,同时降低人工干预。公司还研发了专用刀具和工艺数据库,针对不同材料(如不锈钢、钛合金、陶瓷)优化切削参数,减少工具磨损和能源消耗。这种高速生产不仅降低了单件成本,还通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缩短了交货周期。卓力达的供应链整合能力进一步确保了原材料和设备的成本控制,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
|
5、 卓力达的微孔加工技术可处理多种复杂需求,如深孔(深径比>20:1)、异形孔(如锥形、阶梯孔)和高硬度材料加工。公司通过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结合电火花加工(EDM)和激光钻孔技术,解决了传统方法易出现的孔偏、材料变形等问题。此外,卓力达的研发团队持续创新工艺,例如采用超声辅助加工提升孔壁质量,或通过冷却技术避免热影响区。这种灵活性使公司能够服务多元行业,从航空航天的涡轮叶片冷却孔到医疗导管微孔,均能实现高质量交付。 |
高精度加工: 在 微孔加工 领域,我们采用瑞士型五轴联动数控系统,配合±0.0001mm光栅闭环反馈,主轴转速可达8万转,实现真圆度≤0.002mm、孔径公差±0.01mm以内;同时引入激光干涉仪在线补偿与全自动影像测量仪,实时监测孔径、孔距及形位公差,确保批次Cpk≥1.67。真空吸附夹具与纳米涂层刀具抑制毛刺与热变形,表面粗糙度Ra≤0.05μm,为医疗导管、半导体探针、微流控芯片等提供超高一致性、零缺陷的微孔解决方案。
多样化材料选择: 我们拥有覆盖5μm-500μm的完整孔径谱系,支持金属、陶瓷、石英、PI、PEEK、PDMS、硅片、蓝宝石、石墨、Ti合金、不锈钢、硬质合金等数十种材料的微孔定制。通过可调脉宽皮秒激光、微细电火花、超声旋切与电解复合工艺,可在同一工件上实现多孔径、多形貌(圆孔、方孔、锥孔、异形孔)阵列加工;每孔独立编码追溯,适配医疗雾化片、燃料电池极板、喷墨喷嘴、航空散热微通道等场景,满足小批量试制到百万级量产需求。
复杂形状加工能力: 依托五轴飞秒激光-电解复合加工中心与0.1μm级振镜扫描系统,我们可突破传统圆形局限,准确呈现椭圆、矩形、三角形、星形、渐扩锥孔、微槽-孔复合、异形阵列等任意2D/3D轮廓;最小内角R≤5μm,边缘崩缺<2μm,轮廓度误差≤0.8μm。软件支持客户CAD直接导入,自动生成刀具轨迹与激光脉冲串波形,实现同一工件多形状、多深度、多方向微孔的一体化加工,为微流控芯片、光学掩膜、燃料电池极板、医疗雾化片等提供无限设计自由度与快速迭代能力。
高速的生产能力: 依托数字孪生排产系统,我们对工艺节拍、刀具寿命与设备稼动率进行秒级仿真,提前锁定瓶颈;并行布置12条全自动化柔性产线,飞秒激光、微细电火花、超声旋切多工序无缝衔接,单孔加工时间缩短至0.3 s,换型≤5 min。在线AOI+AI闭环补偿使良率稳定在99.5 %以上,24 h无人值守即可日产微孔阵列超30万孔。云端订单追踪让客户实时看到进度,紧急订单最快4 h交付,从容应对消费电子、医疗耗材、新能源等领域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